西双版纳

阿昌族口口相传遮帕麻和遮米麻

发布时间:2016-11-26 20:16:03   点击数:

本周专栏:走三江作者:冬林

端午节假期,搅扰梁河县非物办阿春,带我们前往东南边勐科乡小龙塘社,寻访下一个阿昌族传承人曹先生,颇为歉意。

昨夜入梁河,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曾见。这会儿,进入山区,随着地势逐渐走高,看着那条发源于保山腾冲,流过和顺、荷花、囊宋、九保进入梁河坝子的大盈江两岸,正是青苗茁壮,掩映着城镇、村落,煞是美哉。禁不住哼哼起那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啰/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一只孔雀飞到了龙树上/恩人哟就是那个共产党/傣族地方有了您/啊啊啊啊/遍地花开朵朵香/荒田栽满了绿苗啰/草地换上了新装啰/姑娘们穿着花裙/就好像那蝴蝶呀展开翅膀/一只孔雀飞到了龙树上……”,美丽富饶的景象,让人神思恍惚。

多年来,版纳、德宏两地一直为这首歌的原创地争来争去,因为是出自老电影《勐垅沙》插曲,绝大多数人以为那是西双版纳歌无疑,屈煞德宏人。

傣意译为“怒江下游地方”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横断山南延,除东面与保山龙陵相邻,其他三面都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8公里,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黄金通道。辖区有瑞丽、芒市、陇川、盈江、梁河,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万,是云南省八个少数民族地州之一的民族自治州,信奉小乘佛教的同时,遵从其他民族生活习性,是个多民族融合相处之地。

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世居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陇川户撒、梁河九保、囊宋三个乡镇,总人口2.7万余人。古代有叫“峨昌”“萼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本民族意愿才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大多数阿昌人会讲汉话、傣语。户撒那边的阿昌人还会讲缅语、景颇话,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才懂得阿昌古语。所以,阿昌族自古以来别为己用,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就是用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遮帕麻和遮米麻》,就是最好的见证。

《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一部创世神话史诗,也是中国非物质遗产之一,在陇川和梁河民间颇为流传,主要以唱诗和口头白话两种形式传承至今。无论它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其内容基本一致,讲述阿昌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造天织地,制服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使人间回归和平景象的过程。

遮帕麻和遮米麻,不仅是阿昌族最崇拜的至尊善神,也是寻常人家的护佑之神,以及阿昌族祭祀活动的主掌之神。作为一部创世长诗,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度的状况。故事中的人物神话,是古代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将神话与人结合,塑造出的阿昌族英雄形象,寄托了阿昌族追求战胜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皮肤病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ijianpm.com/lyjd/141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