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 >> 旅游景点 >> 吃在云南西双版纳美食地图吃货必备
1、地地道道的傣族风味——傣味美食园
傣味美食园是当地傣族三姐妹合资开设的傣味餐厅,采用傣家竹楼的建筑风格,竹楼下还配有一个个凉亭式的小包间。在绿荫包围的竹楼里品尝傣家原汁原味的美食佳品,如用香茅草捆扎烧烤的鱼,鲜嫩无比,用芭蕉叶包蒸的肉,软糯爽口,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西双版纳烧烤名气很大,和内地烧烤很不一样,是沿袭了傣族等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一种特色饮食。要在西双版纳吃烧烤,曼听小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曼听小寨是一个烧烤夜市,里面有很多烧烤店,对于刚到西双版纳的游客,是很难选择的。这里一些烧烤店会拉客,然后对外地游客实行“大菜单”、“小菜单”攻略,如果不清楚当地市场行情的游客,可能会被宰,因此点菜前一定要问清楚价格。
其中岩香烧烤味道不错,菜式丰富,价格也比较实惠。岩香烧烤没有菜单,因为主要是做本地人生意,对外地游客也实行一样的价格标准。不过还是提醒各位,点菜前一定问明价格。
CCBAR{中文名茜茜吧}是一栋一楼一底的临江别墅,采用了傣式特色的建筑风格。室内外采用了泰式和老挝式的装修风格。环境优雅大方、简单古朴,帯有浓郁的异国风情。
酒吧每天下午5点开始营业,有特色餐老挝火锅和各式中老泰简餐,晚间经营酒水和酒吧餐。
CC吧主推的老挝火锅,保留了它特有的原始火锅风格,这种火锅非常特别:锅内采用木炭烧烤,锅底由内向上凸起,并有规律地开有很多细长的口子,以便热气向上升腾,锅边一圈虽然.盛有汤,烤了半天的肉片,却不会烧开或烤糊。蔬菜放进去是不会很快烫熟的,这样就保持了肉可以烤得鲜嫩,蔬菜可以半生吃的老挝饮食风格。
夜晚的CCBar很美,临江而坐,感受环境幽静的澜沧江风情,真的别有一番情趣。
湄公咖啡馆的老板是中国女孩段丽娟和她的法国籍丈夫格雷。段丽娟出生在普洱市宁洱县一个农民家庭。年,段丽娟的表姐在曼景兰租了一幢傣楼开了一家名为“湄公咖啡”的咖啡馆,段丽娟在咖啡馆里帮忙做事。因为有很多外国客人光顾,段丽娟却不懂英语,所以她萌发了学英语的念头。
年,段丽娟到北京大学自费学习英语,年毕业后,生性开朗喜欢旅游的她留在了北京,并进入澳大利亚一家旅游公司做导游。在遇到丈夫之前的5年里,她游历了国内外很多城市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年初,她因为一个中德合作项目回到了西双版纳,并在湄公咖啡认识了格雷。
格雷是法国人,出生在非洲,懂七国语言。从小就喜欢热带亚热带气候,长大后成为一名厨师的他曾在很多亚洲国家的五星级酒店餐厅工作过,还在菲律宾开了三家餐厅和咖啡馆。6年前,格雷再次从泰国乘货船来到西双版纳,来之前,他卖掉了之前在菲律宾经营的餐厅,并最终因为结识了他的中国妻子还留在了西双版纳。夫妻二人一起经营着湄公咖啡馆。
湄公咖啡馆具有浓郁的法兰西情调,这里流淌着异国音乐、西双版纳风情、法式西餐情调及浪漫的酒吧情调。
财春青泰国餐馆主要提供各式泰国风味菜肴、炒饭等,口味地道、价格适中,餐厅的构造是一座傣家竹楼,不过菜肴都是泰式风味,其冬阴功汤,十分正宗。杂菜猪肉盖浇饭和菠萝炒饭,都很好吃。还有泰国豆奶,也不错。服务生是地道泰妹,菜单也是一水的马蹄印——泰文。
勐腊县城到望天树有14公里,在其中7公里里程碑的地方小道处岔路下去沿着稻田走2公里就是远近闻名的自然生态旅游村——曼龙代。
年,村旁蜿蜒而过的南腊河上架起了一座吊桥,村民与外界的接触更为便利了。家在桥头的波卖温香、波卖晃、波卖坎香三家人抓住时机,集资在吊桥旁开起了第一家烧烤店———吊桥河鱼傣味,卖清凉解暑的“叶腊南海”、“叶腊尤麻”茶,风味独特的傣家烧烤河鱼,以及各种新鲜山茅野菜和自家放养的小土鸡。生意很快火爆,于是,全村村民联袂办起了7个南腊河畔傣味烧烤餐厅,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席间,美丽的傣家姑娘为客人敬上醇香的米酒,热情的傣家歌手为客人献上一曲动听的赞哈,敲起象脚鼓,和着轻快的鼓韵,精干的傣家小伙还会为客人表演一套传统武术,宾主尽欢共同加入到舞者的行列。
望景楼餐馆不仅是餐馆,还是一个户外休闲俱乐部,餐馆桌子设计新颖,传说是老板岩吴叫自创的。因为具备户外休闲的优势,有许多外国游客都会去那里进行户外探险,同时品尝傣家风味。
曼景保是一个民风淳朴、保留着傣族特色的寨子。走进原生态的傣族村寨,身临其境感受傣族传统文化,观赏杆栏式傣家竹楼,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寨子里有人家开设的傣味餐厅很有特色,除了有香茅草烤鱼、烤鸡、包烧、菠萝饭这些傣族传统美食外,最主要这里是真正到傣族人家吃饭,你可以零距离体会傣家人的日常生活。
千年古寨傣族园由五个傣族村寨组成,它们是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各个寨子都有自己的功能。曼,寨子之意;将,是指蔑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曼将即蔑套寨;曼春满、曼听两个自然村寨,其名称分别是“花园寨”和“宫庭花园寨”的意思;曼嘎,即赶街的寨子;曼乍寨,即厨师寨,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而得名。
曼乍寨自古以来就是名厨辈出,是有名的餐厅集中地,现在里面的居民几乎家家都开设傣家乐,到傣族园游览的朋友可以到各家品尝傣家大厨的手艺和美食。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崔永元采访过的岩约家和宋祖英光顾过的岩光家。
“阿卡寨”秉承僾尼族古老传统的饮食文化,独家开发出葛根系列盛宴,以来自大山深处的葛根为原料,顺应原生态,回归大自然。
僾尼族属哈尼族的一支。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八宝饭、紫米气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键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人还善于利用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调肉食和调理民族菜肴。如用花椒、香蓼、蒜泥、姜汁、苤菜叶、腌芭蕉心和蜂蛹做成“蜂肾酱”;用生姜、酸笋、花椒、薄荷调食“吮螺丝”。至于“柴花”、“油炸蜂子”、“生炸竹蛆”、“花香芭蕉花”、“干炸泥鳅”、“面笋”、“香柳拌生肉”、“竹筒鸡”、“清汤橄榄鱼”、“石蹦炖蛋”、“苤菜根炒肉”等风味食品,无不可以酸辣鲜香取胜。丰富了中国菜的花色品种。其中有“哈尼味精”之称的豆鼓,吃法尤多,用其调制的“雀肉松酱”,鲜香无比。阿卡稀饭、阿卡竹筒鸡是很有名的特殊菜。
贵州都市报小水手夏令营起航在即错过贵州都市报小水手夏令营起航在即错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ijianpm.com/lyjd/1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