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 >> 旅游景区 >> 西双版纳被民间ldquo旅游协会r
10月20日中午12时许,3辆载有93人的旅游大巴相继驶出了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这是一群来自重庆的游客,他们乘坐了景洪旭荣汽车租赁行的客车,游览完野象谷正准备回市区。
大巴车司机吴朝回忆,当3辆旅游大巴驶出野象谷景区时,先是5、6个穿着便服的人,开一辆牌照云南的面的车挡在路中央叫他们不能进前,随后对方人越聚越多,干脆坐在了大巴车前的路面上。拦车的人,脖子上挂着“西双版纳州旅游行业联合自律”检查牌,他们统一身着蓝色短袖。相继,旅游局、运政、派出所、交警等部门执法人员也赶到现场。
“执法人员让旅游协会的人让开,他们就是不让,”吴朝说。相反,旅游协会的人员要求执法人员扣押眼前的大巴车,指称是“黑车”。这一僵持,将93名游客在景区门口滞留了约4个小时。
来自重庆带队的郑女士在冲突升级后打电话向重庆警方报警求助。知情人、相关当事者及重庆市消息证实,当天在西双版纳的重庆游客确实打电话向重庆警方求助,升级到重庆市跟云南省相关领导出面。
吴朝说,在被滞留4个小时后,经协商,对方开来两辆车,游客被换到了西双版纳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的车上后被放行。
客车租赁行的法人何群英和其中一客车司机的妻子周义娟,从公司拿着营业执照等证件,赶往现场,试图想证明他们并不是“黑车”。在她俩赶到小勐养收费站时,碰到有两辆车再度被堵拦,拦车的同样是旅游协会的人员。随即,周义娟拿出手机,意将对方的行径拍摄下来,却遭到了围殴。
“就算我们不合规,那也应该由行政部门来执法,凭什么他们协会的人拦车执法?有执法权吗?”周义娟说。
其实,周义娟所遭遇的,只不过是西双版纳旅游行业的冰山一角。
据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内人士的反映,澎湃新闻实地体验调查发现,在坐拥热带雨林,展现异域风情的这片国内知名旅游市场上,协会“执法”、高额回扣、垄断经营的现象,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可谓面面俱到,旅游协会扮演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
早在年4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就将西双版纳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两个组织定性为垄断经营,并分别处以40万元的罚款和责令整改。但现如今,旅行社协会这罚款不仅没有上缴财政,而在当地业内人士看来,旅游协会涉及自身利益后干预市场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
协会执法旨在争抢客源
11月13日傍晚6时30分许,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景洪市曼听公园门口时,这里锣鼓喧天,游客如织,而脖子里挂着检查证,身着统一蓝色短袖的检查人员,对前往门票窗口购买团队票的每一个导游进行盘问“行程单”。
经澎湃新闻记者询问得知,这些盘查人员自称是旅游协会的人,他们以此防止黑团、黑导游、黑车冒充。
11月15日下午2时许,澎湃新闻记者来到码头后以游客身份需要坐船为由暗访。这里的一名保安称,他可以帮忙买打折票,“你们坐不坐游船,快点决定,我可以给你们买到便宜的票,等下旅游协会的人过来,你们就坐不了船,最起码买不到打折票。”
11月16日上午9时许,同样以游客身份记者来到野象谷时,这里依然有旅游协会的人在盘查。
根据当地业内人士的指点,多日来澎湃新闻记者在多个景区景点,发现了这些检查者,他们大都四五成群,脖子上挂着的检查证上标有“西双版纳州旅游行业联合自律”的字样。
当然,周义娟的遭遇也不是孤例。11月17日,昆明市一旅行社负责人洪涛称,他们作为地接为主的旅行社,两年来西双版纳为目的地的游客占整个地接量的20%左右。但他们并不愿面对西双版纳的“地方保护、排外”。
洪涛说,他们旅行社的车辆前往版纳时遭遇旅游车辆车胎被扎、油箱里被放白糖、导游司机被打也出现多次。据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多名业内人士分别证实,在旅游市场检查“执法”,发生打人、堵车事件的,都是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的人。而该协会秘书长阮富民更是证实“脖子上带牌子的人,是协会发的工资,双方存在组织关系。”
视而不见主管部门被指不作为
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秘书长阮富民称,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西双版纳州旅游局局长袁青松也证实,旅游协会是在民政局注册的一个民间组织,主管单位是民政局,旅游局是业务指导单位。
究竟是谁授予了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的“执法权”?一份旅游协会的《自律公约》显示,在协会范围内,协会对各景点、各行业、各会员,以自律的名义进行检查监督,这被业内人士指“执法”,有时具体表现会是“殴打、恐吓、堵截、扎车胎”等手段,有时他们也会和旅游局、运政等部门的执法人员会同时出现,一起“联合执法”。
其实,对方堵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没有旅游服务资质的租赁行的客车,抢走了具有旅游服务资质大巴的客源。
澎湃新闻记者分别从旅游局、旅游协会处获悉,在西双版纳具有旅游服务资质的客车,只有西双版纳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的辆和西双版纳吉迈斯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的约20辆车。当地业内人士胡兵则称,这些能光明正大载游客的多辆车,正是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会员单位的车子,其余一律是“黑车”。
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副会长、旅游汽车运输协会会长、西双版纳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戴洋在接受澎湃新闻时则说,“具有正规旅游服务资质的客车,受到一些租赁行、黑车的冲击,客源经常被他们抢走,无法正常经营。”
正如戴洋一身兼3职的身份,具有旅游服务资质的单位正是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的会员单位,且屈指可数,除此以外皆为非法。
在西双版纳,除州旅游协会外,还有景区协会、购物协会、旅行社协会及演艺管理公司等小组织。这些小协会的负责人,有的兼任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的副职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负责人名下大部分都有旅游市场上的公司、客车、店面等。
就像戴洋,工商资料显示,他是西双版纳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曾经的法人,年8月变更法人后,他至今在该公司的29个股东中持股最多。
显而易见,协会既是市场经营参与者,又是监督管理者,这被业内人士指责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协会范围外的其他业内经营者,皆被指责为“黑团、黑导、黑车”。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经营者们反映,他们有正规的工商营业执照,要入会就得按照他们的规定,用他们的旅游车辆,去他们的景点,指定的购物店,还得抽取人头费,这就是入会门槛,而像旅游汽车这一块,根本不让入会,“说其他的都没有资质,实际上真正自愿入会的没有几家,实在没办法生存才跟着加入,敢怒不敢言,也没人敢管。”其中一名旅行社负责人说。
垄断经营州里面无视省里批示
定性为“黑团、黑导、黑车”,全凭一张行程单。根据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及州旅游局的规定,到西双版纳的旅行团,一律打印一张“行程单”,其内容规定了何团、何人、何时、到何景点、用何车、到何店购物等。
各方向澎湃新闻证实,只有打印了这张行程单,录入系统信息的团队才是正规的团队,其余一律是非法。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团队,到西双版纳旅游,必须得申请这张行程单批准核入,否则寸步难行。
尽管旅游部门表示,这是他们行政部门的权限。但澎湃新闻获得的证据显示,打印行程单并不是旅游局说了算,反而是旅游协会一锤定音。同时,打印这张单子,按人头收取7元钱。
西双版纳州旅游局局长袁青松称,这种管理模式,早在年就成为国内示范典型,还一度向全国推广。
对此,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会长杨锦豫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一些没有旅游服务资质的租赁行、客栈也干起接团的活儿,这是绝不容许的,也杜绝“黑团黑导黑车”的出现,同时让旅游市场自律。
年7月27日,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在民政部门以3万元钱注册成立,旅游局局长袁青松还一度兼任该协会会长,《新旅游法》出台后卸任。
对于旅游协会插手旅游市场,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处处长罗宁却不这么看。罗宁表示,这个实际上就是严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如果你没有进到他的管理系统,拿不到他的行程单,你这个团队在版纳无法旅游的,他已经控制到这一步了。”
就在年4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将此行为定性为垄断经营,并分别处罚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各40万元的罚款,责令整改。此案,也是全国旅游行业反垄断第一案。
时任云南省委主要领导都进行了批示,但似乎却没有引起西双版纳州当地政府的重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相反越演越烈。澎湃新闻从权威部门获悉,旅行社协会的40万元罚款至今也都没有上缴。
不过,在国家工商总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像3.5万元注册的旅行社协会,只有24家会员单位。但这跟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第10条第一项成立登记的规定并不相符,其中该条例第10条提到:需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现在的西双版纳州旅游汽车运输协会,只有3家会员单位。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业内人士对此指称,“一套人马,多个机构,除此以外都非法,执法的还是他们,他们也自己经营,都是那几个人说了算。”
袁青松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坦诚“旅游行业的龙头应该是旅行社,但在西双版纳旅行社相反没话语权,龙头却是旅游汽车这一块,这不正常。”
但被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多名业内人士指控的旅游局行政不作为,袁青松极力否认,他称旅游局对众人的举报也正在跟踪调查,结果还不得而知,然而,对于旅游市场长期如此现状,作为主管部门视而不见,他似乎没有更好的回答,似乎暗地里给旅游协会开了绿灯,“这一块敏感,除了书记(州委书记),其他人我都不敢说。”
利益链条:受害的终归是消费者
其实在打印行程单的背后,是利益的驱使,除了明着争抢客源,暗地里却是吃回扣的勾当。
11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以游客身份报名以每人元的价格报名野象谷一日游团队,乘坐的就是西双版纳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的车辆。路上导游开始推荐基诺山寨,在同行的17名游客中,14日当即表决要去,9人决定晚上观看篝火晚会,导游开始在车上收钱,一个付费门票、一个篝火晚会,一个元的一日游,一下上涨到共元。
澎湃新闻记者随后从基诺山寨景区营销工作人员处得知,导游把游客带到景区旅行社和司机均能分得总票价中一部分的返佣,也就是回扣。
西双版纳州旅游行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提供的多张西双版纳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司机签署的收据显示,这些收条上明确注明了组团旅行社、旅游车牌照、车辆使用费、购物返佣金、表演返佣金等内容。以距离现在最近的一张11月2日的收据为例,当天车牌号为云KT的旅游车司机,共收到车费元,收到购物返佣金、表演返佣金等共计元,超过了正常车费。
同样,当地行业内人士反映,像表演篝火晚会的曼听公园的门票,散客和没有行程单的旅行团,门票每人元,打印了行程单的旅行团门票则享受优惠是每人元,但游客依然给旅行社交纳元钱,只是多余的钱被旅行社导游和司机吃回扣。
当然,无论打折多少,游客享受不了任何优惠。
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处处长罗宁说,这种模式排挤了其他竞争者,实际上最终损害的还是旅游者,游客没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捆绑在一起,只能按照他的规定。
10月20日周义娟被打,医院检查脑震荡,但事件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当天带团的西双版纳鑫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因用车不当,被景洪市旅游局作出了停业整顿1个月的处罚。但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协会自治,却不知何时才能得到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