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古语云药出云南,卓尔不凡云药种植已

发布时间:2018-11-28 3:53:43   点击数:

云南植物资源丰富,许多地区都是中国著名的药材产地。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多种植物药材生长,云南出产的药材上千种,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中药材产业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实现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年,云南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较上年增长11.4%,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省市第一位。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药材之乡”的美誉,具有资源、区位、气候、环境、文化、旅游等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多重优势,境内有天然药物资源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51.4%,民族药资源多种,民间验方有多个,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目前,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万亩,其中,三七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三七种植销售收入达亿元,占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销售收入总额的35%。为突出产业发展重点,云南还将把文山三七打造成为全国中药材第一大品牌,将云南灯盏花、滇重楼、云南石斛、昭通天麻等打造成为全国中药材知名品牌。

官方出台一系列指导发展重要文件

中药材作为中国独特的医药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和《“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把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中药材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省农业厅精心研究编制《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发展的规划和文件,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全省中药材种养殖分布在个县市区

“十三五”以来,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开局良好,形势喜人。首先是种植规模领先,年,全省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万亩,较上年增长11.4%,跃居全国省市第一位。其中,采收面积万亩,较上年增长6.6%。农业产值亿元,居全国前列。

其次,全省中药材种养殖分布在个县市区,除昆明官渡区、呈贡区外均有种植,受益面广,全省近五分之一的农村人口涉及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大户达90多户。药农年人均纯收入达多元,占年均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第三是产业量效齐增,年全省中药材产量达万吨,较上年增长7.3%;按采收面积万亩测算,亩均产值达元,较上年增长3.1%。

年,全省中药材农业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目前,中药材产业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实现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产业地位日益凸显。

三七等6种中药材产值达10亿元以上

云南发展中药材种养殖,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强化区域布局,适度规模发展;突出重点品种,提升产业效益;培育新型主体,提升产业水平。

全省以产业链为主线,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文山等产业园区为依托,在滇中、滇南、滇东南、滇西北、滇东北等种植适宜区,发展道地优势大宗药材;在保山、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地,发展南药种植。

全省还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主产区,布局30个重点县市区,配套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年,文山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万亩,50万亩以上的有曲靖、红河、怒江,10万亩以上的有昆明、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楚雄、西双版纳、大理、德宏、迪庆。

从种植品种来看,全省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有三七、天麻、滇重楼等17种药材。其中,三七45.64万亩、天麻10.23万亩、滇重楼10.36万亩。

从养殖情况来看,全省主要是养殖美洲大蠊、水蛭等动物药材。

年,云南全省中药材农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中药材,有三七、天麻、重楼、石斛、草果、生姜等6种药材。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品种,有灯盏花、木香、当归等22种。

去年,云南全省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企业数达户,相关行业协会数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达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面积达.86万亩。

从州市种植情况来看,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有文山,30亿元以上的有曲靖、昭通、红河、大理,10亿元以上的有昆明、保山、丽江、普洱,5亿元以上的有玉溪、临沧、楚雄、西双版纳、德宏、怒江、迪庆。

今年将重点推进良种和种养基地建设

●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种植面积达万亩左右,农业产值较上年增长10%左右。

●今年,全省将重点推进良种和种养基地建设,加强道地药材、特色药材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种子种苗质量,努力保障种养基地良种供给。

●此外是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建设,全省要积极支持中药材加工生产及营销主体,开展中药材和药食两用药材加工生产、工艺创新、产品营销。要培育龙头企业,引领推动中药材产业朝集约化、集聚化、产业化发展。

●全省还要强化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要按照“无标制标、有标贯标、低标提标”的原则,紧密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完善一批、提升一批中药材品种标准。

●今年,将重点从标准化非常薄弱、但又急需规范标准的中药材品种如黄草乌、滇黄精、白及等着手,研究制定种子质量标准、种苗质量标准、育苗技术规范、栽培技术规范、农药使用等标准。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也要加强,全省要依托云南农业大数据平台,在云南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云南中药材宣传窗口,开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信息服务,为中药材种植、养殖农户、生产流通企业及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成云南省支柱产业

年,云南全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5.15%,首次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

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医疗健康服务、商贸流通等构成的产业体系。根据省统计局统计,年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15%,首次发展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

中药(民族药)、生物技术药发展迅速,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医疗健康服务、商贸流通等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已批准在昆明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将确保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亿元。重点建设云南中药材国际交易中心、云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来源:中国新闻网、昆明信息港、中国政府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于我们』

云南新闻网

微博:

云南新闻网

赞赏

长按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ijianpm.com/lyzn/213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