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 >> 旅游资讯 >> 两会热门全国人大代表廖飞创新理念农村工厂
[两会热门]全国人大代表廖飞:创新理念农村工厂化建房一举多得
央广北京3月10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廖飞表示,黔东南州要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发展,肩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重任。黔东南就是要创新理念,“跳出能矿”做工业、“从农业与文化旅游业中抓出工业来”,走生态与文化相融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下,创造有黔东南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 创新理念:农村工厂化建房一举多得 据了解,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80,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黔东南的美丽乡村建设,对木质楼房的改造至关重要,对我们来说也是1大难点。”廖飞说,黔东南在实行“4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住建部发布的首批648个“中国传统村落”中,黔东南就有90个;第二批入选的传统村落,贵州省有202个传统村落入选,黔东南州以165个入选而高居榜首。另外,黔东南还具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5项206个点。这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及黔东南的山村田野,苗族、侗族的房屋大多为木质结构,结合贵州省提出的美丽乡村6项行动计划,保护、改造好这些木质结构的苗族吊脚楼、侗族木楼,黔东南需要有创造性的做法。 “我们现在正在打造第二代的农村木质结构房屋改造样板房,用工厂化建房的理念进行建设和推行。”廖飞说,改造后的样板房防火、隔音、节能和基本生活条件相比从前的木房都会好很多,在保住少数民族建筑原生态风采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环境,让苗乡侗寨的木楼成为留得住客人的乡村旅馆。让村民的生活设施变成生产设施,让民族同胞真正具有“小康房”。 “今后,黔东南的苗乡侗寨一样有吊脚楼,一样有美人靠,但是会让老百姓更舒适。”廖飞表示,工厂化建房要靠政府引导,采取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材料,今后村民建房就可以像到商场里面买家具一样,不唯一统一的标准,还能更方便。同时,农村建房一直以来也是“影子经济”,发展工厂化建房,能激活相干产业发展。“政府不引导,现在一些村落里老百姓自己就在修砖混结构的房屋了,工厂化建房的推行也是要保住民族文化。” 同时,廖飞也表示,进行农村木质房屋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压力很大。所以目前也会分步骤走,先落实抓好一批重点少数民族村寨木房的改造。 直点“天元”:城镇化建设的黔东南实践 “城镇化建设中,现在我们推动凯麻同城发展,就是不用搬行政中心,也要把周边带动起来!”廖飞说,一些地方要打造一个新区,都是政府带头搬迁。在黔东南州府凯里市与麻江县之间,州里选择投入三亿元打造下司古镇,并且不收取门票,就是要让下司成为聚集人气的热门。剑走偏锋,廖飞将此称为直点“天元”。这样,也很好地实行了中央相关规定知名白癜风医院,是黔东南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尝试。 廖飞介绍,对黔东南而言,农村大量充裕农业人口要靠工业化来吸纳,城镇容量要扩大,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让“新市民”吃饱吃好,让留守北京哪里医治白癜风最好农民挣更多钱。工业的园区化发展是一条路,同时也在政策保障农民市民化的就业、医疗、就学、住房等问题。把针对城镇居民的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与针对农村居民的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有机结合,统筹保障城乡住房,下落了农民进城本钱。 据悉,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丰富,生态保护良好,没有能矿资源,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我们就是要跳出能矿做工业,从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中抓出工业来!”廖飞说,近年来黔东南通过推动工业园区化建设,工业发展增速全省名列前茅。 廖飞介绍,目前黔东南正在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也已具雏形。加上围绕少数民族手工艺做大创意产业,黔东南州工业虽然体量不大,但“五脏俱全”。工业与农业结合发展生物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结合发展创意产业,与建筑业结合发展工厂化建房,黔东南正在探索一条文化与生态相融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