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总佛寺庆祝解夏安居法会

发布时间:2016-11-23 10:29:54   点击数:

年10月17日清晨08时,佛历年(傣历年十二月初一)。西双版纳州南传上座部佛教比库僧众聚集于西双版纳总佛寺举行出雨安居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院长帕松列龙庄勐大长老带领位僧侣于景洪市坝吉路赤足托钵,西双版纳佛学院全体师僧参加本次托钵法会。

滴水回向

安居的来由——

根据巴利三藏律藏圣典的记载,古印度的雨季时节,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期,印度沙门有游化的习俗,除了雨季停止游化,其它两个季节(凉季,热季)四处奔波。生活多不稳定!

雨季四个月,安居三个月,是沙门生活最稳定的时期,

大量沙门游化,踩踏农作物,影响农夫生活,在农夫讥嫌诉苦的不安中,佛陀制定了雨季安居的生活规范!

在雨季三个月定居一处,精进禅修!不扰民,不远行,生活简朴!结束三个月的安居,可以游化远行,度化众生。故此,有入安居,则有出安居!

放生回向功德

供灯法会

参加托钵的僧众来自云南省佛学院,景洪市各乡镇佛寺僧侣代表,勐腊县,勐海县等地各乡镇佛寺僧侶代表,来自各地的善信男,善信女,欢喜地亲近三宝,布施修福,随喜无尽!

参加服务的有康喃协会成员,僧信互动,人天欢喜,喜俱善施,敬奉和乐,最后僧信二众在总佛寺大佛殿诵经祈福。

善信代表波詹向僧团请求居家三皈依五戒法。

帕松列龙庄勐大长老对僧信二众做佛法教诫。简要阐述入安居、出安居的来历及殊胜!

善信代表波詹引领所有俗家弟子向佛法僧三宝请求忏悔,随喜功德并滴水祝愿。

帕松列龙庄勐大长老带领僧信二众礼敬三宝,圆满了此次法会。

值得佛弟子铭记之事!

托钵乞食的来由,雨安居的来由,佛教《阿毗达摩》的来由。

托钵乞食的来由——

根据巴利三藏圣典记载,苟达马佛陀在圆满觉悟的第二年,佛龄36岁,应其父净饭王的邀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释迦国咖毕剌瓦荼城,入城后便沿街托钵乞食,净饭王得知佛陀托钵乞食的举措,惊慌失措去拦截,认为佛陀尊贵的身份行托钵乞食有违贵族的传统!实属不妥。

佛陀对其父净饭王说:‘托钵乞食是诸佛如来的传统,每一位佛陀,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会行如此之举,我已经圆满觉悟,作为佛陀,理应如此!’

佛陀率先垂范,维系佛统,慈悯众生,广利人天!告诫自己和众生,真正的尊贵并非家系所承嗣!而是谦逊的内涵,骄奢的离去!

托钵法会

虔诚之心,应当传承

传统手工艺及特色小吃

法会留影

佛教《阿毗达摩》的来由——

佛陀圆满觉悟的第七个瓦萨,佛龄42岁,佛陀前往三十三天,为诸天开示广义《阿毗达摩》,曾经为佛母的马哈摩耶在诞下菩萨的七天后便过世了,随即投生到都西答天,成为一名天男。

那时,该天男也从都西答天来到三十三天听闻佛陀开示《阿毗达摩》,当开示完毕后,天男和很多的诸天皆证得入流,一来,不来等圣果!那年的雨安居是佛陀在天界,即三十三天讲述《阿毗达摩》的时期,为期三个月,在出安居的那天,佛陀从三十三天返回人间,天匠威萨轲为佛陀建造了金,银,宝石三种材质的天阶,佛陀从中央的宝石天阶降下人间,诸天随同佛陀左右,佛陀选择于桑咖萨镇降下人间,人们前往桑咖萨镇迎接佛陀返回人间!

那时,佛陀显现了双神变,左腋出水,右腋出火,而且诸天,人类,地狱可以互相得见!

人们赞叹佛陀如此殊胜之威德,欢喜踊跃!发出无尽的称叹:‘萨荼!萨荼!萨荼!’

无不称赞佛陀不可思议之功德!

所以,上座部佛教把这一天也称为:‘桑咖萨迭瓦落贺腊’,意为‘从天界返回桑咖萨’

是非常重要的盛事纪念!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中国唐朝的玄奘法师游学印度期间曾到往此地,参观膜拜!

值此顾念往昔:

佛陀出现难!

听闻正法难!

得获人身难!

命至寿终难!

惟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生活安乐!

图片来源:都三说法师、都光罕法师、都胆勐法师、岩温丙

文字来源:原朔(康喃迪)

责任编辑:都温香海法师

编辑:岩温丙









































北京哪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ijianpm.com/msgl/14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