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3 11:59:41 点击数: 次
对于深山的居民来说,有一样东西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一年中只有那么几天会出生,它们如同来自森林中精灵,时常带着红色帽子,出没在原始大树底下,它们是红菇,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牡丹很美,美过万物,红菇,又何尝不是长在深山,鲜味至极,采摘时间仅为夏秋季节凌晨的几个小时,同样弥足珍贵。早在明代的《本草纲目》,就有它的记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在福建地区妇女坐月子都要吃些红菇滋补身体,所以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称在西双版纳有着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永面积近60%,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广大茂密的森林遍布着各种野生食用菌。红菇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一种,每年的5月份开始,当地农民就会上山采集。在阵阵夜雨过后,在静静的深夜里,采菇人就早早起来,背上背篓,带上手电筒,借着微弱的星光,向山里出发。每年红菇采摘季,漫山遍野都是采故人。寂静的原始森中,微弱的灯光星星点点,辛劳的农民寻寻觅觅的。采红菇一定要早,红菇在凌晨露出地面,此时还是菇蕾,含苞欲放,最为珍贵。待日头升起,菇蕾撑开,变成菇伞,又继续撑开翘起来,最后凋谢,菇的价值也随之递减。而这一过程,不过短短大半天而已。每个人都有一片神秘的红菇领地,称之味“私家坪”,在哪里,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要趁这天还未亮时赶到“私家坪”免得被人侦破。红菇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只有在特定的树下形成合适的小环境才能生长,也因此红菇迄今为止还无法人工栽培,红菇只生在原始椴木下沉积了很多年的腐植叶中。只要有人砍伐这片树林,红菇便永不再此地生长。红菇一般一年生长两期,即在芦苇开花时节和稻谷抽穗时节,由于红菇属于天然野生高等真菌,目前尚无法人工培植,采摘非常辛苦,价格也自然不低,日渐珍贵。采摘时节,当地居民在享受大山给予他们馈赠的同时也敬畏大山。红菇的家族成员众多,基因相似外表雷同的品种非常多。以红色外观一类的,就有好多种,但真正能食用的红菇,对于经验老道的菇农来说,一眼便知。如果不认识的菌类,请大家不要采摘。红菇不易保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制干,防止营养丢失。从山中采摘的红菇先用干净的布,一个个擦拭表面的泥土,这样烘干的颜色就更红了。洗好的红菇,分为最好的标准菇,开散的散菇,鲜嫩的小菇,整齐的摆放在纱网格上,再送进烤房里。烤房也是非常讲究的,热循环无烟设计,柴火加热壁炉产生热量,再依靠热量一点一点的烘干红菇。避免红菇过热烤焦,也避免红菇接触到明烟而污染自然香味,烘烤红菇需要长达20小时的慢烘慢制,不宜过火有焦味,不能少火失去色泽,刚刚好,才是真的好。9公斤鲜红菇烘干成干货时只有1公斤左右。用红菇与土鸡和骨髓熬汤补血,鲜红的颜色,浓烈的香味,自然的甜味,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滋补佳品。煲鸡汤用干红菇其实是最好的,先将红菇根蒂泥土处用剪刀剪去。单独冲洗下泥沙备用即可,不需要浸泡把鸡清洗干净剁块,油盐腌制十分钟后起锅烧油下姜片,油热后加入鸡肉翻炒一小会倒入水煮一小时左右,开盖放红菇,加入少许盐,再焖个八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在闽南用红菇煮一碗面线,那个味道是很鲜美的,清淡饮食,养生食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uijianpm.com/jbxx/27230.html
------分隔线----------------------------